前线客户端 2022-03-12

一届大型赛事的经济账如何算,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原因是赛事往往具有较长筹备期,后续效应也需要多年以后才能完全呈现,而且赛事拉动和牵动的相关领域非常广泛,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行牵涉的业务领域达到了50多个,经济关系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国际奥委会对一届奥运会或者冬奥会的预算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定。一般分为四个预算:第一个是组委会运行预算;第二个是场馆建设、维修改造预算,国际奥委会官方称为社会资本投资;第三个是城市和山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算;第四个是城市和山地运行的费用。筹办本届冬奥会以来,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专门批准和建设了一部分基础设施,北京的76个冬奥的重点项目和河北的72个建设项目总投资,据统计达到了331.73亿元。
国际奥委会最关心的是第一个数据,也非常在意这个数据的公开,这关系到相关城市和国家申办奥运会的积极性和合法性。在这个数据当中,还会包括国际奥委会从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和媒体转播权的收益里面分给组委会的部分,比如说媒体转播权收益会给组委会49%,而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的费用是四年一个周期,会给组委会50%,包括奥运会和冬奥会,一般情况是奥运会给33%,冬奥会给17%。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几乎同步。确定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的2014年2月,我们就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环境、交通、产业等领域致力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申办过程中,我们又提出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设想。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7个市辖区和张家口市10个区(县),总面积2.48万平方公里,辐射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全域范围。《规划》提出了加强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推动奥运场馆综合利用和低碳运行、推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建成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国际典范、国际冰雪运动与休闲旅游胜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和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样板,这无疑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除了产业推进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外,奥运遗产和后续效应也是经济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的大约一年半,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中曾提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遗产可以持续30年。北京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以后,我们的奥运后效应显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经济账如何计算更加复杂。我国将在后奥运时期积极充分发挥奥运相关设施的作用,使北京冬奥会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主办城市和国家长期共赢、协同发展的典范,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易剑东,37000vip威尼斯奥林匹克运动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院长、教授
编辑:丁兆丹
相关链接:http://appqianxian.ebda.cn:9009/newsInfo.html?newsId=32330&type=share